中央政策深得民心
在本次以“不忘初心·永跟党走”为主题的回乡走访、助推精准扶贫实践活动中,无论是党员还是普通群众,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“现在党的政策好喔!”。是呀,过去种地要交公粮、余粮,发展经济也要交特产税。现在不但不交税,还有退耕还林补贴、能繁母猪补贴等专项补贴。确无生活来源的实现了政府集中供养,新农合的报销比例也逐年提高,不仅解决了吃饭难的问题,看病难的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。人民群众享受政策红利的获得感更多,幸福指数不断提升。
家乡面貌日新月异
在我的印象中,家乡是一个基础设施薄弱,群众生活困难,基层组织软弱的积弱积贫村。交通极为不便,运输基本靠肩挑背驼。人畜饮水困难,枯水季节村民整夜整夜排队“守水”。冬天缺钱卖包谷,夏天缺粮刨洋芋。这些,始终是我心中无法磨灭的记忆,也是我发愤图强、誓跃龙门的原动力。此次返乡走访,看到两层的村委会办公楼、占地近2 O亩设施较完备的福利院、全部硬化且村村通的公路、样式各异土洋结合的村居,让我真切的感受到家乡的面貌变了,而且是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党员群众精神饱满
家乡的面貌变了,但家乡的人没有变,他们还是那么热情好客,勤劳淳朴,精神振奋,满怀信心。谈起现在的生活,所有人都是满脸笑容,幸福感溢于言表。谈到未来,父老乡亲们更是充满了憧憬和期待。大家发自内心的、真挚淳朴的情感表露,让我深深感受到,那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和工作绩效的认同,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富民政策的认同,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、理论和制度的认同。
社会治理成效明显
高坡村现有主职干部3人,即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、妇女主任和网格管理员各1名,均实行坐班制。村委会设有“党员群众服务中心”和“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”,村党支部认真履行主体责任,按照“群众点单、信息值传、干部代办”的要求,努力做到村民办事不出村。同时还积极推行农村网格化管理,加强矛盾纠纷调处。该村近10年未发生刑事犯罪案件、群体性事件和进京赴省上访事件,社会和谐稳定。
人民群众期盼较多
在座谈中,党员群众也提出了许多愿望和期盼,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本村基础设施薄弱,急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特别是要尽快想办法解决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;二是村级集体经济匮乏,无法划拨专款增加村级公共服务事业的投入,可持续发展乏力;三是要采取针对性更强、更加有力的措施,把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,让贫困群众增收、脱贫、致富,与全州人民一起奔小康;四是希望政府加大产业基地建设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,走发展产业的脱贫之路。
立足岗位认真履职
在参加以“不忘初心·永跟党走”为主题的回乡走访、助推精准扶贫的实践活动中,一方面亲身感受到了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,另一方面也收集到了当前农村建设、管理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,以及人民群众的期盼,受到了一次很好的党性锻炼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要立足岗位,坚持为大局服务,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。坚持为民司法,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。
(利川法院 廖学贵)